国际金融
主办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3-8489
国内刊号:11-1373/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9263 人次
 
    本刊论文
优化国际金融体系研究

 摘要: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建立于美元霸权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不可持续性并推动了危机的蔓延,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我们只有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才能防止再一次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为了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举措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关键词: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一)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首先,与美国宏观经济调控及经济周期有关。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持续的利率下降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使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迅速扩大。因为利率下降,一方面使房贷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使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2004年6月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经过连续十几次调息,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连续升息提高成为导致次级贷款风险爆发的导火索。
  第二,与美国投资市场、全球金融市场持续的盲目的乐观情绪有关。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美国及全球利率长期下降,全球流动性过剩。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美元贬值、资产价格上升,作为可转手卖给投资者的次级房贷衍生产品,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客观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全球投资者,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需求巨大。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了使得危机发生后波及全球金融系统的隐患。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中金融机构,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一度甚至出现了零负首付。当突然发生大量房贷坏账时,房地产的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大量投资者抛售涉及房贷的证券,股市价格重挫,信用萎缩,现金流不足;投资银行、房贷机构等金融机构运营困难。这些造成了金融恐慌,投资者的信心大减,又通过上述传导机制反复恶性循环,并迅速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
  (二)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
  1、金融学角度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传导了金融风险。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信用本位制。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有贸易和金融两条渠道。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供应国输出的货币不会像金本位制下那样长期滞留国外,除少量现钞外,流出的美元必然要回流美国。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美元的两类投放渠道必然相向对应两类回流渠道,由此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美元国际循环模式:美元环流I: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美元环流II: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
  现在美元处于环流II模式中,而环流II的特征决定了这一模式在逻辑上具有自解体性。因为它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瓦解自身依存的基础,使作为中心国的美国经济不断虚空化,各国经济失衡不断加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不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只要其维持条件成立,它就是可持续的。其维持条件有以下四个:第一,美国愿意维持贸易逆差;第二,某些国家愿意并能够维持对美贸易顺差;第三,美国甘当债务国,并能够提供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第四,美国有能力维持国外投资者的信心。任一条件不成立,美元环流的正常秩序就会被打破,就通过某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或全球金融危机使维持条件得以恢复。
  美国在扩张货币实施贸易逆差政策时,关注的是美国的风险和收益,这决定其对待逆差的态度。通过对美国1960年以来的经济状况考察可以看出: 1973年前经济相对稳定;1974~1982年波动剧烈,状况不佳,迫使美国寻找新的内外经济协调运行模式;1983年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相对稳定状态,特别是2002年至2007年,其国内经济状况相对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任由其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
  考察第二个条件。美国的经济扩张和贸易逆差政策塑造了一个对外国产品极具吸引力的巨大市场,亚洲国家抓住机遇,利用其资源、成本低廉优势生产出具有强大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大量输往美国,由此形成了非有意而为之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一种自我强化趋势,维持着对美贸易的持续顺差。
  关于第三个条件,只要人们对美元有信心,美元本位制不受威胁,美国就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美元发行来还债,以国际负债支撑其政府开支、居民消费和国内经济运行。同时,美国有目前世界上广度和深度独一无一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能力也无可比拟,能够向国际社会源源不断地供给丰富多彩的金融产品。至于能否吸引国际投资者,则取决于作为金融产品支撑基础的美国实体经济状况。
  第四个条件取决于美国的内外经济状况,如果其国内经济状况良好,逆差没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一条件就基本成立。
  2006年上半年之前,美元环流II的维持条件是基本成立的,但2006年下半年特别是不断爆发的次贷风波使人们的信心开始动摇。对美元的信心动摇快速转变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因此,在美国这一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出现的危机,瞬间传导至全球。
  2、政治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矛盾不可调和。70年代以后,世界发展出现了两大特征,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多极化。各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后重建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西欧各国,东南亚和以中国、印度、巴西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多极崛起,他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连系下,与美国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不断激化。各国都建立了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稳定和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充分竞争,而美国利用其美元是国际货币的地位,滥发货币,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剥夺世界各国的经济成果,也转嫁本国的金融风险。对此各国就出现了两种应对策略:一种是高额持有美元储备并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和许多其他的金融资产,借此加重与美博弈的砝码,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另一种就是另起炉灶,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发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货币,以欧盟的欧元为代表。这次金融危机的蔓延,欧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因在于过去几年中为了和美元争霸,欧元滥发,有数据表明欧元贬值率甚至超过了美元。从宏观上看,美元本位与世界格局的矛盾造成了世界经济大局的不稳定,不可预测,大量被各国操纵的巨额国际游资混乱了世界经济秩序。正是如此,在发生金融危机时,由于前景的不可预测,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投资,各国刺激经济挽回投资者的“救市”措施才会收效甚微。从短期看,美元本位的格局不会改变,但是为了解决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个矛盾,改变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美元本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应该逐步退出世界舞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建立。

  二、优化国际金融体系的措施
  (一)推进国际货币体制改革
  1、倡导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制
  在伦敦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这方面提出了三点相关建议:其一,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尤其应该加强对货币发行政策的监督;其二,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其三,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和合理化。以上建议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储备大国的立场。
  2、通过建立区域性统一货币,削弱美元的独霸地位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表现相对好于其他欧洲国家,这一差异一方面激发了其他欧洲国家加入欧元区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其他地区发展本地区统一货币的积极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区域性统一货币可能性的讨论和研究明显有所增加。
  3、倡议建立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或储备货币
  在建立世界货币的路径问题上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先建立区域性统一货币,然后将区域性统一货币合为一体;第二种观点:在主要国际货币之间建立稳定汇率的合作机制,然后过渡到统一的世界货币;第三种观点:按照类似于IMF特别提款权(SDR)的方式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日本原财务大臣�原英资曾主张这一观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G20峰会前提出以“超主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地位的设想,这一观点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
  1、加强IMF预测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能力。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空前一致地认识到加强IMF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性。美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监管,应该是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
  第一,在IMF框架下,通过金融监管硬性约束细则,加强对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并不是要反对金融自由化,而是要引导金融自由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估计这一点短期内很难达成共识,如何监管也是各国争执的焦点,但是应给予IMF更多的监管职能和权力,让其协调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第二,建立IMF的定期风险预测机制。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状况的分析和对各国金融交易信息的公开披露,以预警方式推测金融风险的程度,为各国决策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2、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机制
  改革国际基金组织的决策产生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和投票权,使任何一项决议的通过更具代表性。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的特殊投票表决机制为普通投票表决机制,即任何一项决议需要85%的表决权改为半数通过,削弱美国一票否决的权利,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被支配地位。2008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批准了关于份额和投票权改革的方案,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比例则从目前的40. 5%上升为42. 1%,但是美国的投票权比例仍高达16. 732%。说明美国并不会轻易放弃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07(18)
  [2]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理论探索,2008(02)
  [3]经济导刊编辑部.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微观面带来困难[J].经济导刊,2007(11)
  [4]程刚,段聪聪,石华.华尔街飓风考验中国[N].环球时报,2008(1759)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国际金融》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国际金融》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